摄影:王晓晓 编辑:实习生叶恒熙 【观点摘要】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绿色发展的要求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两只手两个促”促发展、促保护。 ● 新能源产业已形成真正的竞争力,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五”期间,我们将推动减碳、减排、绿色拓展、绿色增长,加快发展绿色生产生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十四五”期间减少全球碳排放约41亿吨“三新”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亮眼的“绿色成绩单”描绘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强劲势头。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发展改革奇才田雷做客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专家。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就是深化“十四五”绿色进步的宝贵经验。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推动减碳、减排、绿色拓展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力,积极持续推动实现碳达峰,加快发展绿色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水平。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产业链。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6.9亿千瓦,是“十三五”期末的三倍多。全社会消耗的电量中,每三千瓦时就有一处是绿色电力。 “支撑这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建成了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田雷表示,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竞争力,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在沙漠、戈壁、沙漠等地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沙漠地区把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能源绿洲”。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大电力装备”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展示了能源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工程能力。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新一轮节能减碳行动,制定多个行业专项行动计划,建设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提升产业结构和绿色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育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节能减碳成效惊人。同时,制定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意见和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推进“两新”政策,带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发展,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动力。例如,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HIGIT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半壁江山。这些成就为我国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十四五’期间,实践充分证明,高水平的生态保护不仅是发展的负担,更是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这些都能培育增长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田雷说,取得这一成果,首先要把生态优先、绿色进步放在顶层设计的突出位置。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热衷培育绿色新动能,其中“新三事”就是最常见的代表。 “例如,he表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不仅在国内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而且凭借技术和成本利润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成为我国对外格局的新引擎。提高至19.8%,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经济发展“绿色含量”不断提升。
编辑:王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