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中的闽台文化
作者:bet356亚洲版本体育 发布时间:2025-10-27 10:14
听,同样的乡音在海峡两岸相互交融;看,熟悉的面孔,飞越千山万水表达友谊……10月24日晚,第二届“我唱故乡·海峡之恋”两岸原创网络音乐征集评选暨“我唱故乡·海之恋”优秀中文歌曲网络征集颁奖典礼在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海峡两岸的音乐家和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以音乐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搭建起连接海峡两岸、连接世界的广阔舞台。颁奖典礼上,台湾知名音乐人、《留根》作词人黄清源分享了他“寻根”珉豪的故事。海峡两岸亲如一家,闽台亲如一家。 80%台湾人的祖籍是在福建.闽台同祖,同文化,同发音,同音乐。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福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福建,多次提及“两岸融合发展”。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考察,殷切嘱咐:“海峡两岸同胞同祖宗、血脉相连、文化相近,没有理由不携手繁荣、融合发展。” 2021年3月,习总书记再次视察福建,勉励福建人民“在探索两岸发展新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要突出以沟通、互惠、互爱促进融合”,勇于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福建,表达了殷切希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高期待令人意外。 福建山水之间。闽台相互感动、携手并进,激发了伙伴关系的活力。共同发展,亲情是“根”。明清以来,大批闽人移居台湾,闽台渊源深厚。一道浅浅的海峡,隔开了深深的血与爱。家谱 对接、寻根访祖、宗族联谊……2023年9月以来,“中共中央”自《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审议通过,闽台历史展示监测项目持续推进。福建起草实施了内地首个文化领域涉台专项地方性法规——《福建省闽台关系档案保护条例》,收集《移居台湾回忆》等档案资料5.49万份。闽台同胞在追寻共同祖先的过程中,加深了文化认同,唤醒了血脉共鸣,充分体会到了“两岸一家人”的真谛。共同发展、文化联通是“魂”。闽台一河相连,台湾的民间艺术大多,信仰、信仰、戏曲、风俗等文化形态都起源于福建。无论是奇特的红砖古屋,令人惊叹的南音、歌子戏,还是妈祖、保生帝的神圣信仰和习俗,每一座建筑、每一次宣讲、每一个信仰的背后,都是海峡两岸同源文化传承的共鸣,也是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届《我唱我的家乡》《唱给你·海峡之恋》颁奖典礼现场。以《我为你唱家乡·海峡情》为例,2023年以来,福建省网信、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联合海峡两岸音乐界、媒体界、音乐人,面向海内外开展线上选歌评选活动。两版均获得两岸网友热烈反响艾湾海峡及海外。大赛共报名原创音乐作品6600余首,其中台湾作品近300首,为网友呈现了一场火热的视听盛宴。主办方表示,音乐。它是一种跨越山海的语言,也是乡愁最柔软的载体。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我唱家乡·海峡情”打造成两岸线上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动。第二场《我唱故乡·海峡之恋》颁奖典礼。以文化为“船”,以乡愁为“桨”,闽台文化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近年来,围绕《意见》提出的“推动文化领域联动发展”,福建既坚持突出重点、点带引领,又注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带有一个com闽台文化背景下,厦门、福州汇聚闽台影视文化、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产业;泉州、漳州加快建设南天地闽文化交流中心;三明、龙岩开展闽台客家文化交流;莆田以妈祖文化为载体,建立海峡两岸民心相通……福建大地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第二场《我唱故乡·海峡之恋》颁奖典礼。当海峡两岸融为一体时,“爱”就是纽带。近年来,依托儿子、同乡、姻亲、民间信仰等优势,闽台文化社会交流不断。深化,同胞携手共进精神团结——文化为载体hmaker,人们来往于福建和台湾之间。以海峡论坛、海峡青年俱乐部等品牌活动为引领,每年定期举办妈祖文化、关帝文化、朱子文化等文化交流活动。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共有约2.8万名台湾民众来福建参加活动,同比增长40%。元宵节当天,晋江省东石镇嘉应寺,百余名台湾宾客和晋江市东石民众欢度元宵,清点宫宫。福建日报记者王毅拍摄文化为媒,年轻人越走越近。两岸关系的希望在于青年。为促进情感融合,我省常年举办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截至目前,首批20个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闽台棒垒球项目交流学校增至200所。闽台青少年羽毛球友谊赛举行,台湾小运动员在场上热情挥动球拍。福建日报记者石陈静捕捉到了人民团结的希望。文化以其独特的亲和力,为两岸民间交流架起了情感共鸣的桥梁。记者:吴红 摄影:王毅 编辑:郑建龙
电话
020-66888888